新手不要怕:認識多肉栽種介質 (四)調配自己專屬配方

瞭解了栽培介質的基本功用,並對一些常用的介質原料及其使用方式和特性有了初步認識後,不妨就大膽地嚐試由自己來調配多肉植物混合介質吧!

準備基本介質原料

如同先前所介紹過的,雖然市面上販售的介質材料種類很多,調配好的多肉混合介質也不少。但實際上,混合介質中有許多原料其功效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我個人的習慣,混合介質裡的原料種類越少越好。種類越少,才越容易掌握原料的特性,才能對各種原料的混合比例和結果的差異有更清楚的理解。

就我個人來說,由於要隨時能夠應付上千盆植株的突發狀況,常常必須臨時換盆或更換介質,家中隨時必須儲備一些介質材料以備不時之需。也因為我的盆栽大小從小苗到兩尺盆的巨物都有,對於不同的介質大小規格,不得不都事先準備。以下就列舉出我家中除長效肥外,常備的八種介質原料。

(1) 山本線赤玉土(小粒/中粒/大粒)
(2) 土耳其白火山岩(小粒)
(3) 黑火山岩(小粒/中粒/大粒)
(4) 印尼白火山岩(小粒/大粒)
(5) 蛭石
(6) 珍珠石
(7) 發泡煉石
(8) 培養土

坦白說,藉由這八種介質材料的混合選用已足夠讓我應付現有各種植物品種的栽種需求。其中,(1)和(2)是用作混合介質的主要成份,兩種加起來至少都佔混合介質70%以上,甚至100%完全不添加其他原料。(3)和(4)主要作為盆底或表面鋪石,有時也會拿來取代(2),作為混合介質的主原料。其餘(5)到(8)基本上都只當成是補充材料,單一材料的用量很少會超過10%,除非是針對特殊用途或物種才有機會使用較高的比重。

當然,上述只是針對一般大致的狀況,有時候在幫大型植株上盆時,大粒的印尼白火山岩和發泡煉石也經常被拿來混合土耳其白火山岩作為混合介質的主角。此外,千萬別以為這八種介質材料每次都要用到,其實一般在調配混合介質時,總共也不過只選用裡頭的2到4種罷了。

依照不同的現實條件調整介質原料比重

還記得在第一篇一開始就說了,世上沒有完美的混合介質配方嗎?「對的介質」必須搭配不同植物品種的需要,以及栽種環境的條件。而影響栽種環境條件的因素,包括你所在地的日照強度與日照時間、通風、雨量、季節、甚至是你的個人習慣。是天生賤手,動不動就愛澆水;還是天生健忘,久久想到才澆一次。聽我這麼一說,好像調配介質又變得困難且複雜了。別擔心!萬事起頭難,其實也就難在必須跨出第一步,不實際去嘗試又怎會知道呢?

對於植栽新手或是剛開始想嘗試自己調配介質的你,不妨就先從疏水介質和保水介質各50%為基準開始,之後再依照植物生長的狀況來調整介質的內容。你大可放心,疏水介質與保水介質各半,再保留10%到20%的彈性空間給其他輔助介質,這對絕大多數的植物來說,可能不會是最好的配方比例,但肯定是安全的。除非是植株在上盆時已經帶傷,或是準備好的介質材料本身有問題,像是裡頭已經帶菌、有蟲卵,不然植株絕不會因為介質而馬上危及生命。

一般來說,栽種細枝灌木像是橄欖類植物,由於本身不儲水,介質中保水成份比重不妨高一點點。至於「一點點」是多少?要靠自己慢慢嘗試了,沒有人能夠給你正確答案。

而一般塊根植物其原生環境大多偏乾燥,塊根泡水也容易爛根,疏水介質的比例可以高一些。但是要考慮的是,在野生環境下的塊根植物其塊根大多埋進土裡,而植友栽種時大多將塊根外露在介質表層之上,爛根的可能性事實上已經大大地降低,加上塊根對水、肥敏感,一旦缺水就變瘦、變小,介質必須適度增肥。或者,不妨可以嘗試漸變式的介質比例,靠近塊根的上層較疏水,而介質中下層較保水。總之,你設想得越周到,你調整出的介質配方就越可能接近植株的實際需要。

特殊的栽種介質需求

前面所建議的混合介質調配方式,基本上應該可以應付80%以上的植栽需要,那剩餘的20%呢?簡單舉幾個例外狀況。

孵種育苗:一般在種子發芽或是在小苗培育階段,介質必須保持一定的濕潤。不論是種子還是小苗,其新生的幼根都非常脆弱,一旦缺水乾燥,可能撐不了兩天就乾枯、萎縮,努力播種都前功盡棄。在孵種育苗階段,介質的保水格外重要,此時準備的混合介質不妨就以培養土為基底,混入適量的小粒赤玉土、蛭石,並加入珍珠石以提高混合介質的透氣性。

乾貨發根:關於乾貨發根的方式,之前已經分享過的網誌中已有專文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植友可以找來參考。但是,乾貨的處理方式各家巧妙不同,效果也很難說,往往發根失敗的因素追根究底未必與介質有關,植友不妨多參考比較。

球莖植物:球莖植物就我個人的經驗,「養活容易,養美難」。使用一般多肉植物栽種介質的配方來載種不是不行,但極可能越養越瘦,越養越小棵。與塊根植物常遇到的狀況類似,畢竟在野生環境中的球莖植物,其肥大的球莖和塊根一樣都是埋藏在土壤裡面,而園藝栽培大多讓球莖裸露在外,對水、肥的吸收力大大衰減。因此在其介質的調配上,提高保水並增肥似乎是必須的,適度的使用培養土,並讓介質蓬鬆通氣以避免爛根。植株休眠期間,要減少供水。

龜甲龍:關於龜甲龍的介質配方,網路上以及相關社群有很多不錯的建議,一些資深玩家和賣家也都有各自慣用的獨門配方。就我個人而言,對於龜甲龍個人習慣採用較為肥沃疏鬆的方式來調配混合介質。通常會以赤玉土、培養土,以及珍珠石作為主要的基底。但是在生長季和休眠期嚴格控制澆水,植株一旦入眠就大幅減少供水。

JUST DO IT

如何?有沒有躍躍欲試也想玩一下自己調配介質?你可以藉此機會調配完全適合你自己的介質配方,假設手賤一點,疏水介質的比例可以高一點。覺得一週澆水一次很辛苦,保水介質就多一點。要是對澆水不時會出現失憶症,那就直接改種乾燥花或塑膠花吧!

(完結)

在找健康質優的植物嗎?歡迎到塊根王官網逛逛:

http://www.wscaudex.com/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